关于我们
About us
15年风雨,15年磨砺,学校的实力不断壮大,办学的前5年,学校以舞蹈业余素质培训为根基,采取强强联合,共同发展的战略目标,通过开展全省社会艺术考级的教师及..
作者:佚名 来源:中华舞蹈网 更新于:2016-5-27 阅读:
布兹拉”(羊皮鼓舞)流传于四川茂县、汶川、理县等地,是羌族在举行各种祭祀活动时的重要形式和手段。该舞有独舞(羊皮鼓)、对舞(主祭释比持响盘,另一舞者持羊皮鼓)和集体舞(主祭释比持响盘,其他舞者持羊皮鼓)3种形式。为善终的老人举行葬礼时跳集体舞和对舞;为凶死的人驱鬼逐邪时由释比跳独舞。主持各种祭祀活动的“释比”要头戴猴皮帽。
“巴绒”是羌族的一种古老的礼仪歌舞。“巴绒”是羌语,意思就是“古老”。这种舞蹈无论在婚礼或迎送贵宾的喜事仪式上,还是在举行大型葬礼的忧事仪式上,舞蹈动作及程序都一样,只是在不同场合舞蹈时要唱不同情绪和内容的歌曲而已。
“哈日”是羌族一种古老的男子集体舞,是古代羌民为抗御外敌或进行山寨之间械斗,在出征仪式上跳的。
“萨朗”和“哟粗布”则是在传统节日、欢庆丰收、大型集会、婚丧嫁娶等不同场合,羌族人围着篝火的自娱性舞蹈。
上篇:
下篇:
Copyright ©2016-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www.ftdh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兰州敦煌艺术学校 陇ICP备2025018115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