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舞蹈活动,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

作者:佚名 来源:中华舞蹈网 更新于:2016-7-8 阅读:

  幼儿舞蹈教学是学前教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情操的陶冶和智力的开发,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形象、生动、优美的音乐启迪伴奏下,通过科学系统的舞步教学训练,将有助于幼儿音乐、动作、节奏感等多方面的发展。它对幼儿走、跑、跳基本动作的协调、灵活和动作的美感起良好的促进作用。它可以增强幼儿学习、感受音乐和舞蹈的兴趣,提高对音乐和舞蹈的想象和表现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丰富幼儿的情绪体验、陶冶活泼、热情、开朗的性格。

  一、精于选材,增强幼儿舞蹈的趣味性。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的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他们的这些话都说明兴趣的重要性。幼儿学习有了兴趣,学习活动对幼儿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是愉快的体验,幼儿就会越学越爱学,越学越想学,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幼儿舞蹈也是这样,必须让孩子从兴趣开始。幼儿对舞蹈有兴趣,这是提高舞蹈教学质量的重要的心理因素。那么,如何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呢?

  1、精心选材,以曲动人。

  (1)选些具有鲜明特点、易于被孩子们接受的音乐,也是她们经常听到的儿歌、流行歌曲、动画影视歌曲。。。。。在播放音乐同时让她们去模仿或自由的发挥想要表现的人物或事物形象,培养她们听音乐做动作的习惯,初期达到敢于表现自己,敢于随着音乐起舞。选用幼儿熟悉的音乐,使幼儿产生喜爱和向往之情,激发起儿童学习舞蹈的欲望。

  (2)、用心启迪,以情感人

  教师要投入在孩子的世界里,要不断引导她们去想象、去表现。教师注意语言和表情的魅力,如:舞蹈《舞蝶》教动作之前先让孩子们去想象一下蝴蝶的美丽,给它穿上五彩的上衣,在花园里翩翩飞舞。有时侯教师就象个魔术师让孩子们发现舞蹈的魅力的多姿多彩的。

  二、慎重选材,以趣引人

  开设特色课堂不光是一味的练习基本功,我们可以以活动、竞赛、表演的方式去完成系列教学,如学习歌舞《姥姥门前看大戏》,我为幼儿假设了一个看大戏的场面,假设我们都在看一场电影,里面内容有喜悦的、伤心的、生气的、恐怖的。。。。自己先把表演做出来,然后用语言让孩子们循序渐进的进入到各自的角色里,紧张的紧张、高兴的高兴、伤心的伤心、生气的生气、把日常工作中的喜怒哀乐用上,让她们知道舞蹈来源于生活,它就是生活的再现。

  为幼儿选择她们喜爱的、适合的她们年龄特点的音乐,使幼儿产生喜爱和向往之情,激发起儿童学习舞蹈的欲望。选择生活中的题材,激发她们跳舞的兴趣,增强了幼儿的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认识和理解,又可以陶冶幼儿的性格和品德。当他们进入缤纷的音乐天地,进行韵律活动、歌表演、舞蹈时,动作就会显得特别自然、协调、优美。在手舞足蹈中幼儿能感受音乐节奏,辨别音乐性质,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与美的熏陶。所以说舞蹈对幼儿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幼儿生理和心理的特点,组织幼儿经常参加生动、活泼的舞蹈教育教学活动,可以增长他们的体力,促进幼儿的骨骼、肌肉、呼吸、神经系统和循环的生理机能发育,加快新陈代谢,使他们的肌体不断地生长发育,同时陶冶幼儿的性情和品格。
12

上篇:

下篇:

  • 官网网址:http://www.ftdhw.com/
  • 民安分校:0931-8440395
  • 王府井合资分校:0931-8677865
  • 雁滩分校:0931-8707445
  • 西站合资分校:18993042180
icon
230_190px;
icon
230_190px;
icon

交流互动|招贤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