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About us
15年风雨,15年磨砺,学校的实力不断壮大,办学的前5年,学校以舞蹈业余素质培训为根基,采取强强联合,共同发展的战略目标,通过开展全省社会艺术考级的教师及..
作者:佚名 来源:新京报 更新于:2017-8-4 阅读:
扬琴敲响,丝弦鸣奏,伴随着花灯小调的唱腔,白天鹅在高空缓缓舞动翅膀。7月25日至26日晚,“云南省小戏组台”的大型花灯剧《千里送鹅毛》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连演两场。《千里送鹅毛》是2017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中选送进京的其中一部,作为滇戏代表,它在云南传统花灯剧基础上创新融入现代舞,以体现基层院团传承发展戏曲艺术的新风貌。
花灯剧是滇派戏剧的代表,由明清时期流传的小曲和民间祭祀活动中的歌舞演变而来,已有200余年的历史。传统的花灯剧中舞蹈的基本特征是“崴步”、手中的道具和扇子的“手中花”及“扇花”的变换。此次选送进京演出的《千里送鹅毛》分别在2014年、2015年、2017年进行过三次排演,在北京公演前已演出60多场。该戏编剧樊浩宇介绍此次第三版创新之处时说道:“我们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使整部戏剧变得更紧凑、精致。走的不再是一招一式传统的纯戏曲路子,部分保留了传统花灯剧的舞蹈特色,依据人物角色和剧情设置增添了现代舞蹈。”这样的改变更符合观演需求,同时作曲人包继晗也在创作时融合丝弦、二胡、扬琴、大提琴等五种乐器,将云南山歌、民歌融合制作电脑混音,使音乐更富现代感。
花灯剧《千里送鹅毛》改编自“千里送鹅毛”的传说,讲述的是押运官“念佰高”私自将皇太后寿礼用于抗震救民,用一只能闻乐起舞的白天鹅作为弥补。在送鹅上京的途中,白天鹅惨遭贪官屠害,最后“念佰高”只拿着几片带血的鹅毛进宫。全剧阐述了深厚的民族精神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与信任,同时也对当下做出了具有正能量的反思。
此次“云南省小戏组台”演出,除了《千里送鹅毛》,同时还包括彝剧《喝三秒》、花灯小戏《回家》,这三部戏都在同一晚演出,三部戏总时长2小时10分钟。前两部小戏《喝三秒》、《回家》虽短小精悍,但寓意深刻、生活气息浓厚,对酒桌官场、贫困山区支教等社会现象进行了生动形象的反映。这三部戏历经层层选拔,从上百部戏剧中脱颖而出,共同展示了云南独有的戏剧特色,也进一步展示基层院团传承发展戏曲艺术、服务基层人民群众的良好精神风貌和优秀作品。
上篇:
下篇:
Copyright ©2016-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www.ftdh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兰州敦煌艺术学校 陇ICP备2025018115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8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