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汉族舞蹈 绿腰

作者:搜狐网 来源:搜狐网 更新于:2018-9-28 阅读:

绿腰是一种唐代的汉族舞蹈,属于软舞,也称为《六幺》、《录要》、《乐世》等,为女子独舞。节奏由慢到快,舞姿轻盈柔美。

白居易的《琵琶行》有轻拢慢捻抹复挑,先为霓裳后绿腰。”的句子。

李群玉诗写观《绿腰》舞之近感:

“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

华筵九秋暮,飞袂拂云雨。

翩如兰苕(tiáo )翠,婉如游龙举。

越艳罢前溪,吴姬停白纻(zhù )。

慢态不能穷,繁姿曲向终。

低回莲破浪,凌乱雪萦风。

坠珥(ěr)时流盻(xì),修裾欲溯空。

唯愁捉不住,飞去逐惊鸿。”

诗人将此舞描写得胜过《前溪》和《白纻》等舞,用翠鸟、游龙、垂莲、凌雪形容舞姿之变幻、节奏之平缓,突出舞腰和舞袖的特点,轻盈之极、娟秀之极、典雅之极。是诗是舞,堪称双璧也。

《绿腰》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舞蹈腰、袖、轻、柔的风格化技艺。同时,它又不像“清商乐”中大部分舞蹈一柔至终、一缓到底那样,而是有所变化,正如白居易所说“又有急乐”,以及李群玉所言“慢态不能穷”、“凌乱雪萦风”。而最令人称赞的还在于舞蹈结束时留给观众“唯愁捉不住,飞去逐惊鸿”的审美意象和意境。所以,面对《绿腰》,才会使吴越美伎羞于表演她们擅长的《前溪》舞和《白纻》舞,说明《绿腰》的确不落俗套。

《绿腰》是一个女子独舞。五代南唐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中,绘有王屋山正在舞《绿腰》:画中舞者背对观众,从右肩上侧过半个脸来,身着天蓝色长袖舞衣,微倾头,稍低眉,双袖搅舞后,背在身后,微微抬起的右脚正要踏下去,背后的双手好像要从下向两边分开,把她的长袖飘舞起来,表情含蓄妩媚。虽然我们不能断定那就是唐代《绿腰》的原貌,但因南唐乐舞多继承唐代,故这一形象资料可作为《绿腰》舞容的参考。

上篇:

下篇:

  • 官网网址:http://www.ftdhw.com/
  • 民安分校:0931-8440395
  • 王府井合资分校:0931-8677865
  • 雁滩分校:0931-8707445
  • 西站合资分校:18993042180
icon
230_190px;
icon
230_190px;
icon

交流互动|招贤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