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国文化热”:谈谈巴洛克时期,中西方音乐舞蹈文化的发展

作者:青墨断笺文史 来源:网易网 更新于:2022-8-6 阅读:

巴洛克时期中国音乐舞蹈文化在传播到西方的过程中欧洲传教士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媒介,传教士在将欧洲数学天文等人文科学知识传入中国的同时,也将中国的民间传统艺术和大清王朝的优秀工艺成果带回西方。而这个时期,中西方的音乐艺术具有很好的互补性,传统含蓄的美学与热烈奔放的情愫之间的交汇使欧洲贵族和工商上层阶级乐不彼此。西方很快掀起了一场具有中国元素的艺术风格的"模仿秀"。

不管是音乐作曲还是舞蹈诗词,西方的文艺领域添加了许多中国式的文艺色彩。比如国外作曲家最为推崇以《茉莉花》这种声乐曲调为主曲调形式和风格;西方著名的歌剧《图兰朵》,是普契尼以广东音乐的器乐曲调为艺术灵感来源而作。除此之外,很多外国作曲家的作品中会出现"中国"词汇,像俄罗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创作的著名歌剧《夜莺》中就有《中国风格曲》。

2、西方文艺对中国的影响

十六世纪,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为清朝的子民带来基督教义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洋音乐和与传统中国大相径庭的舞蹈艺术。公元1601年,利玛窦为大清皇帝敬献了一件"西琴",满洲皇家的宫廷里从此流行起西洋乐器的演奏风格。七十多年后,传教士徐日昇又到北京,进献管风琴、古钢琴等西方乐器,并写了第一部主要介绍西洋乐理的著作《律吕纂要》。

由于西方各国使者和基督教的传教士对清朝政府的拜访和中西的文化交流,加上日益兴起的留学浪潮,西方的艺术文化不断影响着传统中国的艺术风格。清朝的宫廷乐舞中不仅仅是庄重肃穆的佾舞、队舞等古老的传承,还具有西方巴洛克式的看重节奏和狂欢的开放的歌剧以及具有协奏风格的宗教性音乐。

这段时期,西方音乐文化中的五线谱、节奏记谱、清唱剧、民族歌剧等相继传入中国,比如御制的《律吕正义续编》就具体介绍了西方音乐中调性体系、节奏等艺术记法,西方的音乐风格和形式对中国的影响较大,但在舞蹈文化上,巴洛克时期西方狂欢热情的舞蹈风格是传统中国人较难接受的,因此西方舞蹈在当时的康、雍、乾三朝影响很小。

四、总结

巴洛克时期欧洲和中国的音乐舞蹈艺术各有千秋,各自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在东西方交融碰撞在一起的时候,一边是婉约含蓄和古典之美,另一边是激扬震撼的奔放之美。经济政治决定文学艺术,在不同的经济结构和政治制度之下,东西方在同一时期的艺术发展自然各不相同,而正是这种文化的差异才会造就世界丰富多样的美。

参考文献:

1、《西方音乐通史》

2、《图解苏菲的世界》

123

上篇:

下篇:

  • 官网网址:http://www.ftdhw.com/
  • 民安分校:0931-8440395
  • 王府井合资分校:0931-8677865
  • 雁滩分校:0931-8707445
  • 西站合资分校:18993042180
icon
230_190px;
icon
230_190px;
icon

交流互动|招贤纳士